台中綠空廊道騎動新未來 連結在地風華與永續生活

報新聞/中部特派員鄒志中報導    「騎」出台中新綠意! 台中市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城市轉型與永續發展,其中,將舊鐵道空間活化再利用,打造全長21.7公里的「綠空廊道」,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亮點。這條由北豐原車站延伸至南大慶車站的綠色脈絡,不僅是台中市民與遊客享受休閒運動的熱門選擇,更象徵著台中市在低碳交通與人本設計上的卓越進程。

綠空廊道在台中市長盧秀燕的積極推動下,已於今年一月成功全線貫通,全長21.7公里,串聯台中市多個車站與周邊景點。為確保這條城市綠肺能持續提供最佳體驗,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2025年8月20日特別率領台中市政府建設局、都發局、觀光旅遊局及台中市交通局等相關局處首長,並邀請台中市議員黃守達、謝志忠、林霈涵一同實地騎乘,親身檢視騎乘感受,並研議未來的優化方向,以期持續提升廊道品質,讓更多台中市民享受友善、舒適的騎行樂趣。

黃副市長強調,自109年鐵路高架化以來,台中市政府便積極將舊鐵道轉化為這條縱貫南北的綠色廊道,不僅是台中市最長的自行車綠廊,更兼具休閒與低碳交通的多元功能。儘管廊道已全線通車,但因法規限制,台中火車站周邊仍需採繞道通行。此次透過跨單位資源整合,將提出具體優化方案,旨在解決通行瓶頸,落實以人為本的交通理念,確保民眾能安心暢行。

台中市建設局長陳大田對台中市議員們的參與及寶貴建議表達感謝。他指出,經過此次實地履勘,台中市政府團隊將優先針對台中火車站車站專用區與保存區之間的人行道牽行區(台中市復興路至大智路段)進行優化。在人行道寬度許可的前提下,將規劃為自行車與行人共用的「人車共道」空間,並移除現有車阻設施,大幅提升通行順暢度。同時,也將全面增加清晰的指引牌面與標誌數量,以提供更明確的辨識,全方位營造安全、舒適且友善的騎乘環境,讓台中市民安心暢遊。

台中市建設局進一步說明,綠空廊道的整體規劃不僅傳承了舊台中火車站站體的歷史意義,更透過精心設計的聯外動線與觀光導引標示,串聯起周邊多元景點。沿線設置了多處公園、休憩空間、創意彩繪人孔蓋,並保留舊鐵道遺址等文化景觀,巧妙結合街頭文創與在地美食,為民眾提供豐富的慢騎休閒體驗。

為確保指引更明確、騎乘動線更流暢,台中市建設局已於今年七月完成周邊新設10座直立式標誌牌面及5座自行車道導引標誌,並增設路面自行車道指示標誌,有效串聯周邊道路系統。未來,團隊將持續精進指標系統,提升牌面數量與辨識度,致力打造更為友善的騎乘環境。

為徹底解決目前車站專用區自行車受限法規須牽行的問題,台中市政府將展現跨局處合作的決心,整合台中市建設局、觀光旅遊局、交通局、文化局及都市發展局的資源,並積極與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商,期能讓騎行路段更趨直覺與通暢。台中綠空廊道不僅是一條自行車道,更是融合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的城市綠軸。台中市政府誠摯邀請所有台中市民與遊客前來漫步探索,親身體驗舊車站的歷史古蹟,並在綠意盎然的廊道上盡情暢遊,共同見證台中城市蛻變的嶄新風貌。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