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於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播映,現場座無虛席。(文化部提供)-1024x683.jpg)
報新聞/編輯部
文化部主辦「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系列活動「臺灣電影的璀璨今昔」,昨(18)日在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播映導演陳潔瑤勇奪金馬獎最佳導演的《哈勇家》(2022)。陳潔瑤親自出席本片映後座談,與日本觀眾分享企圖打破「對於臺灣原住民刻板印象」的創作理念,以及與一家三代不同年齡層演員合作時的趣味點滴。
跟日本觀眾介紹《哈勇家》是臺灣第一部多數演員為原住民的作品。(文化部提供)-1024x683.jpg)
陳潔瑤本身是遷居都市的臺灣原住民泰雅族後代,成長時期幾乎沒有接觸自身文化的機會,直到從事影視產業後,才展開尋根之旅。她的頭兩部長片《不一樣的月光》(2011)及《只要我長大》(2016)都以輕鬆幽默的調性,敘述泰雅族人民的生活困境。《哈勇家》是陳潔瑤的第3部劇情長片,以高山上的泰雅族部落為背景,描繪一個三代同堂家族,因選舉、異國文化和未婚生子等新舊價值觀衝突,進而產生對於彼此的情感拉扯。
日於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播映。(文化部提供)-1024x683.jpg)
全片以渾然天成的寫實基調,悠悠道出家庭成員之間從理解到和解的歷程,情感力量飽滿,不只片中飾演阿嬤的素人演員林詹珍妹一舉拿下最佳女配角,陳潔瑤更是締造首位原住民影人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歷史紀錄。
陳潔瑤在映後座談上,對日本觀眾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她不想落入對於臺灣原住民的刻板想像,於是花了很多時間觀察原住民家庭的生活,試圖讓一般觀眾也能對原住民產生興趣。《哈勇家》的英文片名「Gaga」是泰雅族語,意思是生活觀、價值,用現代語彙可解讀為規範、習俗、禁忌等。陳潔瑤導演進一步說明:「臺灣原住民信仰主要是基督教和天主教,因為要表現泰雅族文化,所以置入宗教和政治,片名Gaga就是泰雅族的信仰價值。順帶一提,Gaga的中文和英文字幕只有第一次出現有翻譯,但意思很多,很難以一概全。」偕同出席的國家影視聽中心褚明仁董事長補充:「《哈勇家》是臺灣第一部多數為原住民的作品,有70%的台詞用泰雅族語。」
-1024x683.jpg)
導演談起與一家三代不同年齡層演員合作的趣事時也相當雀躍,除了多數演員為泰雅族素人,年齡更從10幾歲到80幾歲都有。陳潔瑤解釋:「主角只有一個是專業演員,就是飾演二弟太太、以諾媽媽的小薰(黃瀞怡),而且為了演出本片,不惜增胖10公斤,其他都是真的很有天份的素人演員。」飾演大家長哈勇阿公的陳德清超過80歲,在冬天的高山上禁不起嚴寒,幸好劇組準備行動暖爐為他取暖;才在唸高中的張祖鈞是陳潔瑤的紀錄片前作《泰雅巴萊》(2021)記錄對象,他靈活生動的自然演技也一舉入圍金馬獎最佳新演員。
最後陳潔瑤導演被問及臺灣最大的魅力,她回答就是原住民!並分享拍了第三部劇情長片才第一次來日本,透露接下來的作品有一部關於自己祖母的紀錄片,而祖母有幸參與演出1942年的日本電影《莎韻之鐘》,加上這次放映,更令她深感自己和日本連結的巧妙機緣。影視聽中心褚明仁董事長也回應:「每個國家和每個族群家人之間的羈絆都永恆不變,很高興跟日本觀眾介紹《哈勇家》,也希望陳潔瑤導演與日本有關的新作品能順利完成,再次和大家見面。」
日於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播映,導演陳潔瑤(中)出席映後座談。(文化部提供)-1024x683.jpg)
「臺灣電影的璀璨今昔」在展期的最後一天8月20日前,仍有多部精彩作品將在公會堂播映。有關「We TAIWAN」及「臺灣電影的璀璨今昔」專題影展更多資訊,請見「We TAIWAN」官網,並追蹤X、Instagram關注最新動態。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活動日期:2025年8月2日(六)至8月20日(三)
活動會場:線上、VS.(at GRAND GREEN OSAKA)、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
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
活動日期:2025年8月26日(二)至8月28日(四)
活動會場:世博夢洲會場Pop-Up Stage North(需購買世博門票入場)
官網:https://wetaiwa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