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轉型奏效,AI 伺服器營收首次超越智慧型手機

鴻海轉型奏效,AI 伺服器營收首次超越智慧型手機

索引新聞| 劉俊彥
鴻海科技集團(Foxconn)於本月公布 2025 年第二季財報,繳出亮眼成績單。其中最大亮點為 AI 伺服器與雲端網路設備營收首度超越長年主力的智慧型手機產品,展現轉型成效與市場策略調整的成功。集團整體獲利年增 27%,達新台幣 444 億元,創近年單季新高。


AI 伺服器營收翻倍成長

據鴻海說明,2025 年第二季 AI 伺服器產品出貨量季增逾三倍,帶動該業務線營收大幅跳升,年增率突破 170%。以 Nvidia GPU、AMD MI 系列與自研架構為核心的高效能伺服器系統,在生成式 AI 與雲端訓練需求暴增下,成為新一波成長引擎。

該公司財務長透露,2025 年全年 AI 伺服器營收有望突破 3,000 億元,占比將首次超過集團總營收的 30%,正式取代手機 OEM 成為第一大業務線。


多元供應鏈布局因應全球需求

為回應不同區域市場與地緣政治風險,鴻海加速全球布局。除了既有的中國與印度基地外,今年上半年新增美國德州與墨西哥 AI 伺服器產線,並透過與美國超微(Supermicro)、台灣電機公司等合作建置資料中心,擴展下游服務。

此外,鴻海正在評估歐洲設廠可能性,以滿足歐盟對區域供應鏈本地化的政策壓力與 ESG 要求。集團表示將持續強化供應彈性,以維持全球第一的 AI 製造能量。


資本支出擴張與技術佈局

鴻海亦同步公布將加碼資本支出計畫,預計下半年投資新台幣 1,200 億元,用於升級 AI 生產線、自研伺服器模組開發、以及導入新世代散熱與電源系統技術。

技術方面,鴻海與 Nvidia 合作的 HGX 與 Grace Hopper 平台整合方案預計於第三季推出,將應用於醫療影像分析、智慧製造與自駕演算等領域。集團亦正積極強化軟體整合能力,朝「硬體+服務」雙軌發展。


股東與分析師信心回溫

受惠於 AI 業務的爆炸性成長,鴻海股價自年初以來上漲逾 23%,分析師普遍調高目標價。多家外資機構指出,鴻海已順利完成從「手機代工」向「AI 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轉型,後續將觀察其在全球資料中心供應鏈中的整合能力與毛利率表現。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