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 吳思妤
丹麥離岸風電巨頭 Ørsted 宣布成功為其在台灣彰化沿海的離岸風電專案籌得超過 3 億美元(約合 90 億元新台幣)的專案融資,涵蓋「大彰化 2A」與「2B」兩期項目。這筆資金的到位,使 Ørsted 得以穩健推進亞太區核心能源版圖,也強化台灣再生能源政策下的綠能供給力道。
彰化風場持續擴張,2A 運轉穩定、2B 積極建設
大彰化離岸風電計畫是 Ørsted 在台灣布局的重要一環。該計畫分為多期開發,其中「大彰化 2A」專案已於 2023 年正式商轉,裝置容量 295MW;「2B」則預計於 2025 年底完工並商轉。Ørsted 表示,該融資案不僅涵蓋現有項目的再融資,也涵蓋 2B 專案的資金需求,顯示其對台灣市場長期深耕的決心。
優質風場條件與政策吸引全球資金
Ørsted 亞太區總裁 Matthias Bausenwein 指出,台灣具有世界級的風況與完善的政策支持,是全球極少數具備完整離岸風電供應鏈與市場潛力的國家。他強調:「儘管歐洲離岸風電成本上升、利率波動劇烈,台灣市場卻因政策穩定與技術成熟而更具吸引力。」
這筆融資也反映出投資人對台灣再生能源前景的信心,尤其在淨零碳排政策與 2050 年再生能源佔比 60% 的宏觀目標驅動下,金融機構對綠電資產的態度轉趨積極。
Ørsted 強調「建造—退出」循環策略,加速資金活化
本次融資案中,Ørsted 採取「開發—建設—部分退出」的策略,預期未來將釋出部分股權給策略夥伴或長期投資者,以便回收資金投入下一輪風場建設。這類模式已在其歐洲業務中成熟運作,也有助於提升台灣風電市場的資產流動性。
本地供應鏈深化,拉動產業升級
大彰化風場同時拉動台灣本地供應鏈持續升級。台船、世紀鋼、達德能源等本地廠商已參與基樁、風塔、海纜等製造工程。Ørsted 表示,未來將進一步與本地業者合作推動維運中心建設與人才訓練,加強在地經濟與技術轉移的深度。
地方溝通與環境影響評估同步進行
儘管發展正向推進,彰化地區部分漁民與居民仍對風機設置表達關切,包括作業水域重疊、海洋生態改變等議題。Ørsted 表示將持續與地方社群對話,強化環評透明與補償機制,以追求經濟、環境與社會三贏。